返回

穿越成了朱雄英的哥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 殿下今日之勇武,真乃前所未有也
“五百二十三个了。”傅敬说话的时候面上不免带上了几分凝重。 “这可是一天比一天多。”朱长安叹了口气:“舅舅真是辛苦了。” “殿下说笑了,能为姐夫分忧是我的荣幸。”傅敬眨眨眼脸上露出几分顽皮之色。 说着说着两人不再谈论慈幼院的问题,转而闲谈起来,聊到高兴之处便一同大笑起来。 朱长安在慈幼院待了大半天还吃了顿孩子们包的饺子,申时才回到宫里。 傅荣见他回来连忙推他去书房。 “五叔等你快半个时辰了。” “啊,怎么这么早。”朱长安有些惊讶,随即加快脚步走进书房。 周王朱橚正端坐着看书。 “五叔,我回来了。”朱长安走过去行礼。 朱橚见状立马放下书回礼。 “新年快乐,五叔等急了吧。”朱长安笑嘻嘻的走到他身边坐下。 “快乐,不急,我今日来还有别的事情想和你说。”朱橚语气温和。 “什么事呀?”朱长安好奇的看向他。 朱橚将一个盒子递给他。 “这是?”朱长安疑惑的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本颇厚的书。 仔细看着书页上的内容,朱长安不由得喜上眉梢。 “五叔你真是太厉害了。” 朱橚摇了摇头:“也多亏了你送来的那两本书,很有启发。” “能帮到五叔就好。”朱长安笑得眼睛都弯了:“好像还没写完吧。” 朱橚点点头:“等写完了再给你送一本全的。” “不急,五叔慢慢写,我期待着呢。”朱长安笑得异常灿烂。 两人又闲聊了一些别的,直到宫人来叫,才停下话茬一同出去。 三天一大宴两天一小宴的养膘日常很快就过去了。 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三月十六日 朝堂上,文武百官各抒己见,讨论国事。 朱长安坐在那里双眼放空状似认真聆听,心中暗自算计着一会吃些什么,还有多久下朝。 突然,礼部郎中郑居贞站出来说:“陛下,臣有一事要奏。” “太孙妃入东宫近三年来一直无所出。” “此乃国之不幸,民之不幸。” “请陛下为太孙立次妃,以绵延子嗣。” “臣附议。”户部侍郎也走了出来。 随着他的带头附和,一瞬间各种议论和附议的声音顿时多了起来。 “太孙妃入主东宫多年,却无所出,实属失职!” “依臣愚见,陛下应广选淑女入东宫侍奉,为太孙开枝散叶。” “陛下,臣等恳请为太孙择选次妃,为皇室延绵子嗣!” 殿中声音如菜市场般嘈杂了起来。 朱长安虽然有些茫然,不明白为什么话题忽然转到自己头上。 但是那些话让原本百无聊赖的他瞬间清醒过来。 他看着那些说着纳次妃之事,一副为自己、为江山社稷着想的模样的臣子。 心里涌上一股不好的预感,这事怕是没那么简单。 不然这些人怎么不敢在傅友德没随军出征的时候说,偏等着蓝玉他们全被安排出去了才提。 怕不是怕挨他泰山的打吧?一群欺软怕硬的家伙。 必须立刻压下去。 想到这里,他站起身来,大喝道:“够了。” 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多谢诸位大人关心,然孤尚且年幼,子嗣之事不急于一时。”朱长安控制着自己用尽量平稳的语气说道。 他这句话一出,殿内又嘈杂了起来。 “殿下此言差矣。” “太孙成婚三年无所出,世人难免有所非议。” “殿下,莫要寒了百官之心啊。” “这是孤的家事。”朱长安狠声说道。 “天家哪有私事。” “臣等是为殿下着想。” “殿下不可任性。” 一众大臣纷纷开口,说得那叫一个苦口婆心。 朱长安被说的怒火中烧,眼瞅着朱元璋他们有意看戏,而自己又说不过这群臣子。 真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抬手就将芴板朝着带头的礼部郎中扔了过去。 啪的一声,对方抬手将芴板挡住了。 他见状心里怒火更盛,抢过旁边两人的芴板就砸了过去。 “啊!” 礼部郎中走位灵活躲避成功,他旁边另一个倒霉的大臣不幸中招。 整个大殿顿时乱成一锅粥。 “孤叫你说。” “殿下冷静啊。” “诶呀谁打的我。” 朝中臣子顺势从中间将他们隔开,傅敬装模作样抱住朱长安的腰拦住他,几个没跟着出征的武勋还趁乱你一拳我一脚的给了那会儿吵得最欢的那些人几下。 另一边的朱元璋等人就在椅子上安坐,看戏看得津津有味。 有人拉架,有人拱火,有人劝架,有人添油加醋,总之场面一片混乱。 就这样折腾了半天,随着朱长安没力气挣扎被按回椅子上。 朱元璋见火候差不多了,自己的孙儿也没吃亏,便暗示朱标出声制止。 这一番持续了快两刻钟的闹剧才结束。 朱长安气喘吁吁地坐在椅子上,恶狠狠地瞪了眼礼部郎中,然后对着朱元璋行礼:“孙儿失仪,请皇爷爷责罚。” 朱元璋装模作样地摆了摆手,说道:“罢了罢了,念你还小不懂事,罚俸一月,今日之事就此揭过。” “孙儿谢过皇爷爷。”朱长安低着头不再说话。 那些个言官还想开口,却被朱元璋一个眼神瞪了回去,只能悻悻地退下。 退朝后,朱长安跟着朱元璋他们走了一段,然后独自往暖阁走去。 一路上他不断反思刚刚的所作所为,觉得自己太过冲动了,这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可他并没有后悔,就算再来一次,他还是会这么做。 暖阁。 太孙妃正在和几个侍女说着话,神色有些震惊的样子。 看到他回来,傅荣立刻迎了上去,关切道:“殿下,你没事吧。” 朱长安摇摇头,没有说话,径直走进了内室。 傅荣见他心情不好,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吩咐侍女去准备热水和换洗的衣服。 朱长安坐在榻上,脑海里一直浮现着刚刚朝堂上发生的事。 “殿下,水好了。”傅荣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哦。”他应了一声,起身走进屏风后面,脱掉衣服泡在热水里。 水雾氤氲,模糊了他的眉眼。 没一会儿傅荣忽然走了进来。 “殿下,妾帮你擦背。” “这种琐事让侍女来就行了。” 傅荣没有理会,走到他身后,拿起搓石轻轻的在他后背用力。 她的手法很熟练,力度也恰到好处。 朱长安也没有再说什么,闭上双眼享受着这一刻难得的放松。 浴桶里的水渐渐凉了,傅荣为他擦洗完毕,披上外袍,扶着他回到榻上。 随后拿起一旁的干布,轻柔地为他擦干头发。 朱长安忽然伸手握住她的手,傅荣的动作顿了一下,却没有挣脱。 “荣姐姐,我想做坏事。” 傅荣闻言,脸颊微红,却没有拒绝,而是俯身在他耳边轻声说道:“殿下想做什么,妾都依你。” “咱们偷偷溜出去吧。” “开封或者南阳......” “等等你刚刚说什么?” 朱长安忽然反应过来她的意思,有些错愕的看向她。 傅荣巧笑嫣然伸手捏了捏他的脸颊说道:“怎么,妾刚刚说的话,殿下没听懂吗?” “不是……”朱长安有些不好意思地别过头去:“只是我从没想过你会同意,按以往的经验来看,你不应该说殿下白日宣淫是不对的吗,你怎么怎么......” 傅荣弯了弯眸子,手指滑过他的耳垂,轻声笑道:“殿下难道希望妾反对吗?” “没有,我就是觉得有点意外。” 朱长安被她撩拨得浑身都不自在,赶紧握住她的手,说道:“我实在是有些惊讶,荣姐姐以前一向恪守规矩,没想到竟然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傅荣忽然凑近他,用指腹摩挲着他的唇瓣,在他耳边轻声说道:“妾以前恪守规矩,是因为妾知道殿下不会勉强我,但现在,妾不想拒绝殿下。” “殿下可知道,妾为何如忽然纵容殿下?” “为什么?”朱长安喉结滚动,心跳如擂鼓般急促。 “妾与殿下成亲快三年,却无所出。”傅荣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道:“群臣非议,妾难辞其咎,如今殿下虽年纪尚小,可妾……” “荣姐姐,我不在乎那些闲言碎语。” “我在乎。”她的声音很轻却又很坚定。 “荣姐姐.....” “殿下,今日您在朝堂上动手打人,实在是有失体统,若是不小心伤到自己可怎么办,所以以后万不可再如此冲动了。”傅荣继续说道。 “我知道了。”朱长安知道傅荣是为了他好,故而并没有反驳。 “不过殿下今日之勇武,真乃前所未有也,实是气概非凡。”傅荣看着他乖巧听话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宠溺的笑意。 “真的吗,既然荣姐姐这么说,那我可就当你是在夸我了。”朱长安也笑了起来。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逐渐变得温馨起来。 “殿下不如就听他们的话,纳个......” “荣姐姐!”朱长安突然打断了她的话。 “孩子本就要看缘分。” “缘分?我们成亲快三年了,这缘分来的未免也太晚了点。” “对啊,你我成亲快三年了都没有,纳个妾难道就会有吗。” 傅荣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反驳。 两人相视无言,房间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要孩子本就不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虽然那些人都说是你的问题。” “可恶名即便是你担了,但荣姐姐也应该心知肚明。” “我体弱,注定子嗣艰难,这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再多来几个女人就能解决的事情。” “殿下......”傅荣皱了皱眉,张了张嘴。 “你不要这样看我,也不要觉得内疚。” “况且咱们都还年轻,而我现在拥有的已经很多了不是吗。”朱长安盘腿坐在她面前正色道。 “殿下,你……”傅荣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好了,别想那么多,不说那些让人糟心的事了。” “我们现在该讨论的是去开封好呢,还是去南阳好呢?”朱长安突然想起之前想说的问题开口说道。 傅荣低头沉思片刻,开口道:“我觉得,还是去南阳吧,五叔封地在开封,若是撞到一起就不好了。” “好,那咱们明天就出发。”朱长安听她这么说,立刻点头同意了。 “行,那我马上去安排。”傅荣立马就要起身去吩咐下人收拾准备。 “等等等等.......” “时间还早,荣姐姐不要那么着急。”朱长安连忙将她拉住。 “额,你还有什么事要说吗?”傅荣看着他有些疑惑地问道。 “不是,就那个......”朱长安抿了抿唇,面上露出一丝羞赧之色,不好意思开口。 “哪个呀,殿下想做什么直说就好了。”傅荣见他吞吞吐吐的模样,更加困惑了。 “你刚说的可以做坏事,你那会儿答应我了,什么都依我的。”朱长安小声说道,脸颊通红。 傅荣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忍不住轻笑出声。 “我答应了殿下就不会反悔。” 她的声音酥软沙哑,眼神中带着几分迷离,仿佛要将人溺毙其中。 说完就抬手勾住他的脖子,凑近他耳边轻轻吹气。 屋内烛火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映在墙上,交织在一起,难舍难分。 次日,在朱长安悄悄的给马皇后报了个信以后,两人便带着匆匆收拾好的东西出发了。 一路上风平浪静,两人走走停停,终于来到南阳境内。 南阳,镇平县。 段家村。 这里已是远离京城的僻静之地,道路两侧都是农田。 正是春耕时节,田间地头有不少农人在忙碌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傅荣看着车窗外的景色,开口道:“殿下,今晚我们就歇在这里吧。” “好,都听荣姐姐的。”朱长安点点头,随后放下车窗的帘子,靠在马车上闭目养神。 护卫队长李麦提前和段家村村长打好了招呼。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