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让你画成长,你画千与千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 史无前例的高度:《千与千寻》要指导一代人的成长
    “这是护身符,大家一起纺的纱,祝你好运的。”

    “谢谢。”

    千寻认真道谢,当即将头绳带上。

    ·····

    看到钱婆婆神神秘秘半天,就掏出来一个头绳,弹幕绷不住了。

    纷纷为小千感到不值。

    【就这?】

    【带着汤宝、无脸男在那里搞了半天,掏出来的神器只有幸运值+1?!】

    【给人家一个破头绳?有什么用!】

    【人家可是特地把印章帮你找回来了唉!】

    画面定格在钱婆婆大脸特写上。

    刘老思索片刻后,眼前一亮。

    “钱婆婆的礼物,肯定没有那么不堪。”

    “最直接的,就是从镜头语言来分析。”

    “这一幕,用了人物面部大特写。”

    “这种用人物将画面完全填满的构图,可谓是强调中的强调。”

    “足以证明,钱婆婆当时说的话很重要。”

    “‘这是护身符,大家一起纺的纱,祝你好运的’”

    刘老笑道。

    “这句‘大家一起’,分量可不低啊。”

    “各位,屋子里这几个小妖精都很可爱,但也不能忽略他们的身份啊。”

    弹幕陷入思考。

    【这么说的话·····】

    【小胖灰老鼠:汤屋世界规则之子。如今负责蹬纺车的轮子】

    【黑色的受受小妖精:暴食恶魔,一旦勾引起内心的食欲,即使是汤婆婆都无法阻拦】

    【和蔼的老婆婆:汤屋世界最强魔女】

    【级别最低的人首鸟,都长着和汤婆婆一模一样的脸,几乎算是汤屋最强魔女化身般的存在】

    【结果这些人物,两个蹬轮子,一个顺毛线,还有一个负责亲手织?】

    【嘶——忽然感觉逼格起来了】

    刘何平继续道。

    “所以,大家会祝你好运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这其中,有几分言出法随的味道。”

    【你以为是幸运值+1,结果是幸运值+,外加有汤屋魔女亲自认可——这个小姑娘我罩了】

    说了一通,刘老有些口干舌燥,便转头向余化。

    余化点头笑道。

    “头绳在最后,肯定会起到关键作用,刘老师解释的也很充分了。”

    “但是。”

    “刚才,钱婆婆还说了很重要的一句台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到。”

    余化故意停顿半晌,接着道。

    “‘魔法做的,一点用都没有’。”

    “这是钱婆婆亲口说的,从头到尾这位老人也是知行合一,织毛衣这种小事也是亲力亲为。”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千寻一行人从车站走到钱婆婆的小路,是怎么样的一种意境。”

    “月色,荷塘,小径,路边还有水草荡漾。”

    “我小时候,老家的农田就是这副场景。”

    说到这里,余化的神色更显兴奋。

    “从繁华的汤屋,一直到质朴的钱‘村’。”

    “从全面魔法的自动便利,到事事亲为的原始踏实。”

    “从心浮气躁追逐名利的汤婆婆,到抱守自然知行合一的钱婆婆。”

    “把《千与千寻》说做一场旅程,那么从进入汤屋到来到钱屋。”

    “这。”

    “分明是从现代工业化社会向原始农业社会的返璞归真之旅!”

    余化激动地下结论。

    而弹幕全部沉寂。

    所有人都在思考。

    好像····

    真的是这个样子!

    每一处细节都能呼应上!

    《千与千寻》,描写着神神鬼鬼的历险故事,却写出了折射现实的宏大寓意!

    余化平缓气息,徐徐开口。

    “而正是在这样的旅程中,包括小千在内的一行人,都获得了各自的成长——在这场返璞归真的旅途中获得成长。”

    “以此为出发点锚定立意,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处于工业社会的我们要时刻反思,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尺度;同时只有回归本心,回归原始,我们才能找回本心获得成长。”

    “这样的思想已经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与海德格尔所谓的‘哲学的终结’和‘存在之思’颇有几分迎合。”

    听到这里,观众们只感到浑身鸡皮疙瘩暴起。

    还能他*这么解释?

    还有这样的细节?!!

    这立意,这高度。

    前有曹植七步成诗,今天你苏昼七天要画出来一幅传世之作?!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到头时,余化却继续开口。

    “到这一步,《千与千寻》的立意就已经堪称完美。”

    “但是,他的野心远不止如此·····”

    余化眼中闪过精光,语气也分外激动。

    “各位,还记得影片的最开始吗?”

    “还记得千寻一家的身份,以及小千这代人被称呼为什么吗?”

    弹幕沉默无声,屏幕前的观众都停下来手中动作,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

    余化缓缓揭示答案。

    “千寻一家,正好经历了日本的经济奇迹与经济泡沫。”

    “而小千正是,在‘失去的十年’中长大的‘迷失的一代人’。”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