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58,我在四合院放卫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8章 以借调名义回厂
望着诚意满满的六条,姚跃进那叫一个惊讶。 姓杨的不会是想把自己先骗回去吧? 他怎么可能答应这六条? 单单第一条厂领导班子为开除自己公开道歉,这不是打他的脸嘛! 第二条姚跃进的人事权由李怀德负责,其他人不得插手。 这一条是为了让自己安心,其实屁用没有。 王大领导发话,李怀德敢不听? 第三条自己享有研发自主权,任何人不得干涉。 这是屁话,谁有本事干涉谁来啊! 第四条自己开发的技术自己说的算,谁都不能拿走。 也就这条还算句人话,亡羊补牢不知道真假。 第五条姚跃进提升为副总工程师。 第六条姚跃进组建自己的研发部。 这两条都是狗屁,自己一向单打独斗,要这些累赘干什么? 姚跃进一脸好奇地望向李怀德:“姓杨的能答应这些条件吗?他能做的了这个主吗?” 李怀德苦笑着摇摇头:“他当然做不了主!这是征求完你意见,然后上报到部里和汪组长那边,等着他们的批示!” 原来又是甩锅那一套! 只是海子里领导都发话了,姚跃进硬扛着不回去也不是个事。 该装的也装完了,也该进入正题谈条件了。 姚跃进立刻改起了条件: “第一条必须贴告示,我要看到他的诚意!” “第二条不需要,我从大队借调厂里帮忙!” “第三第四必须有,第五第六瞎扯淡,我还是您的兵!” …… 李怀德暗暗叫绝,拿着改过的条款回去了。 杨厂长已经没有选择了,赶紧打了个报告向部里申请姚跃进的工作问题。 王大领导画了一个圈后,又交到了海子里请示。 海子里的领导们都被气笑了:“这小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只要能回去工作就好,都依他,还能给我们提供一个乡村发展样板!” 就这样,姚跃进再次回到了厂里工作。 迎接他的是满满的诚意,一张厂领导的集体检讨书,承认对上次借调事件处理不当犯下错误。 全厂职工都惊呆了,不敢相信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为了一个姚跃进,厂领导们连脸都不要了? 这小子回来的话,还不是尾巴翘上天了! 只是让所有人失望的是,姚跃进回来后还是后勤食堂采购员,每天低调的很。 失去了计划订单的第三轧钢厂,现在已经开始了半停产。 厂里食堂更是连点油星子都看不到,份量更是少到女工都吃不饱。 以前还能带点馒头剩菜回家,现在自己吃都不够,哪还有多的带回家去? 现在姚跃进回来了,一定能解决厂里生产问题! 就在职工们盼望着姚跃进再次挽救轧钢厂时,吴天德带着一群人闪亮登场。 得知姚跃进恢复工作后,他迫不及待地带着人上门逼宫。 轧钢厂会议室里,姚跃进被喊来开会,再次见到了吴天德。 这次他还是打着技术交换项目的名义,在第三轧钢厂召开了会议。 “新型炼钢炉技术是第三轧钢厂发明的,所以这次会议在你们厂召开。” “目前其他部份日方看了很满意,就差一个设计推导模型。” “你们说说看,这件事怎么解决?” …… 所有人目光都望向了姚跃进,只是他低头喝着茶,似乎这件事和他没有关系。 杨厂长无奈之下只能开口提醒道:“小姚,这件事是你负责的,你说说看吧?” 姚跃进哪会搭理这件事:“没办法,我的资料全被人拿走了,连个参考都没有,我又不是电脑能记住那么多参数!” 吃了这么大的亏,杨厂长也跟着觉悟了。 再瞎折腾的话,他这个厂长位置都要不保。 当务之急就是让姚跃进继续搞出新发明啊! “吴主任,那么多资料放一起堆的小山一样,谁能记得住啊?” “现在他们搞丢了,却让我们厂来负责,这有点说不过去吧?” “资料都在冶金研究院手里,专家那么多,让他们自己搞好了!” 杨厂长说的合情合理,大部分人都连连点头。 冶金研究院集中了全国最有技术的专家,搞个推导模型不是小儿科嘛? 吴天德内心那叫一个不爽! 他又不是傻瓜,早就去过了冶金研究院。 院长亲自向他解释了推导模型的难度所在,搞不好两三年都推不出正确模型。 也只有姚跃进才清楚这个模型,能在最短时间里重新搞出来。 吴天德黑着脸说道:“厂里没有资料可以去研究院,那边会有人配合这项工作,会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提!” “没空!让他们自己搞去!” 姚跃进丝毫不给吴天德面子,压根不接这项活。 他巴不得因为缺少推导模型谈不拢,双方交换工作黄了。 砰! 吴天德愤怒地拍起了桌子:“你这是什么态度?日本友人冒着被美国制裁风险和我们交换技术,你这是要搞破坏吗?” 说的比唱的好听! 日本人指望占领中国市场,怎么可能给中国先进技术? 只不过他们学习了华夏文化,深谙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精髓。 当年在东北他们就是这样做的,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东三省。 后世技术转让也是这样干的,各行业占领中国市场近三十年,赚取了不知道多少万亿的回报。 现在他们又要来这一套,但是他们怎么可能敢不听爸爸的话,转让巴统协议严禁转让的技术? 姚跃进很是不屑地翻了个白眼:“日本能给我们什么技术?全都是淘汰货,根本没必要和他们交换技术!” 吴天德更加火大了:“你懂什么!坐井观天,不知道外面发展有多快,就知道闭门造车!” “好啊,那你说说看,日本准备交换什么技术,也让我们看看是不是淘汰货!” “好,郑总工,麻烦你给他上一课!” 负责技术审核的郑总工,板着脸拿出了一份文件念了起来。 “这一次转让,日本友人冒着被制裁风险给了我们先进技术。” “其中有巴统协议明令禁止的技术,可谓是诚意满满。” “最重要的就是晶体管数控机床制造技术,可以让我国机床升级换代!” ……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