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58,我在四合院放卫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9章 必须请他回来
放在六年后,姚跃进要敢这样搞肯定倒大霉。 马上就有人举报佛子岭大队利用代工剥削其他大队,妥妥的资本主义路线! 但是现在,整个公社恨不得将佛子岭大队当活菩萨拜。 谁敢说不行直接拉去批斗游村,让你不给大家活路! 十三个大队为了尽快抢到配件,拖拉机直接停在了佛子岭大队车间门口,看到成套散件出来直接朝拖拉机上抢。 要不是姜小山命令民兵队维持秩序,一天不知道要打多少架。 在这样卖命的工作下,短短一个月总产量竟然高达三万台! 这还是前面磨合期不顺畅,后面这产量还得涨,一个月肯定能突破五万台! 第一批三万台货按时运到港口发走,惊呆了所有人。 这怎么可能? 一家大队企业一个月怎么可能生产三万台电扇? 娄半城从来没服过人,但是这一次他真的服了。 “你是不知道啊,我们第一批货发出去的时候,震惊了整个外贸系统。” “轻工局老王昨天还跑过来,劝我以大局为重,我大他老母!” “小姚,什么都不说了,以后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娄半城狠狠出了一口气,那叫一个畅快。 他算是彻底服了! 姚跃进这一手玩的太漂亮了,一下子解决了最大的产能问题。 第一批质量称不上太好,全都发给了阿三那边,反正比他们的恒河品质要强的多。 从第二批开始,各个大队都设置了专职质检员,负责监督产品质量。 回到佛子岭大队抽检合格的话,奖励质检员一百斤粮食,并且多加一个批次的货给他们大队。 要是抽检严重不合格,对不起,暂停下一批次货。 屡教不改的话,直接取消代工资格。 在这个饥荒年代,代工就意味着活命,谁敢对自己一家老小死活不负责? 不用佛子岭大队抽检,所有大队就会提前检查,让干出不合格品的人先滚蛋! 眼看着质量一批比一批稳定,合格率高达95%以上,姚跃进终于松了一口气。 佛子岭乡镇产业集群第一步运作成功了! 只要下一步打开外贸市场,建立香港分销中心,他就可以放出杀手锏。 那将是颠覆性的风扇产品,绝对能够一炮而红! 只是让姚跃进发愁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原料问题。 这一次他打了个时间差,趁着所有人没反应过来,提前囤积好了原材料。 下一次恐怕就没有这么容易了,必须重新想办法解决原材料问题! 尤其是后续出口商品需要的塑料外壳,这玩意在国内还是稀罕物,肯定没有企业给自己供货。 姚跃进赚到钱后立刻让娄家进口一批注塑机,还有各种注塑原材料。 成本高就高点,反正出口利润也大。 同时在国内寻找合格替代品,争取拿到计划供货。 一切有条不紊地发展着,不再需要姚跃进天天盯着,终于可以回家休息了。 看到瘦了一圈的姚跃进,谭红梅那叫一个心疼:“老大,你别压力那么大啊,大不了我们过点苦日子好了!” “妈!主要是建新厂累人,现在一切走向正轨,不需要我太操心了。” “那就好,那就好!对了,孔神医来找过你,我按你说的告诉他了!” 孔神医来自然是为了小续命丸,但是这一次姚跃进直接说不。 原因很简单,他被第三轧钢厂开除赶回了村里,不敢再卖什么药。 人老成精的孔神医,自然听出了姚跃进满满的怨气。 那么多老领导吃着自己的药,没有一个帮自己说话的。 那就别吃了,该几点走就几点走吧! 孔神医回去找汪组长一打听,这才知道姚跃进最近被整的有多惨。 得嘞! 从今以后没药了! 剩下那十几颗药,就当传家宝留着吧! 孔神医没药了,那些没买到药的老领导们急眼了。 他们赶紧找到孔神医询问情况,得知是供应人姚跃进不卖了,那叫一个气啊! 无妄之灾,这就是无妄之灾啊! 孔神医趁机讲了姚跃进的委屈,更是让老领导们气的咬牙切齿。 他们都是穷苦出身,爬雪山过草地九死一生打下的新中国。 这才建国十年啊,什么牛鬼蛇神都冒了出来。 没有别人技术水平高,竟然用政治手段迫害别人,抢别人的研究成果。 仅仅是拒绝一次借调,就把人家开除赶回农村去种地。 这是新中国该有的歪风邪气吗? 一大堆老领导联名向海子里上书,要求彻查此事给姚跃进一个交代。 本就等待一个合适时机的领导们,决定趁此机会给这件事划上一个句号。 海子里召集拿了姚跃进技术的单位,开了一个闭门会。 这已经快三个月了,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研究出什么来? 要是下面不需要姚跃进的话,这件事就好办了。 大不了将姚跃进招进中科院做个顾问,给国家技术发展出谋划策。 高薪高位将他养起来,也算是国家对得起他了! 最终会议结果却让领导们勃然大怒! 技术图纸拿到了,设备也拿到了,竟然还是造不出良品率合格的芯片来。 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芯片就无法民用,更不要说和欧美企业竞争。 更让领导们无语的是,集合了国内最顶尖的芯片和光刻机专家,至今都没有吃透那套设备的原理。 因为姚跃进用的机器语言没人认识,更不要说进行改动了! 王万里一个劲告姚跃进的状,说他不愿意为国家做贡献,才会影响芯片生产的改良。 领导们黑着脸没有说话,全当他在放屁。 还有拿走了姚跃进五轴机床方案的机床研究所,同样不知道该怎么实现五轴机床。 理论设计摆在面前,竟然没有人看得懂。 最简单的一个换刀逻辑就要了他们半条命,至今没搞明白原理,更不要说编程实现了。 这年代的机床设计师没几个懂程序,偏偏五轴机床核心就是控制程序。 如果没有姚跃进继续研究,给他们十年也搞不出来。 而这是军队迫切需要的高端加工设备,恨不得明天就拿出来! 至于拿走其他成熟产品的企业,同样还没吃透技术,更不要说改进生产下一代产品。 姚跃进设计的产品实在太超前了,这年代的人很难理解。 要想吃透的话,最少也要五年时间! 领导们眼中全是失望,不得不重新考虑恢复之前的模式。 姚跃进必须回到第三轧钢厂! 还必须让他心甘情愿地回来,不能使用强制命令。 否则他带着怨气一定会不干事!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