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58,我在四合院放卫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 样车上门示威
汽车最关键的就是底盘三大件,重中之重是发动机! 1959年全国能生产汽车柴油机的厂家屈指可数,产品可靠性非常低。 司机要是不懂修理的话,最好别开车出门。 否则就是一辆车出去,两辆车回来,拖回来的! 这倒不是厂家不尽心,而是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的落后,以及对工艺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批量产品一致性严重不足。 就算是这样柴油机也是供不应求,不是你想要就能买到的。 轧钢三厂打的柴油机采购报告,不出所料地被驳回了。 汽车工业管理局回复该项目由他们接手,不需要第三轧钢厂生产。 何况柴油机产量有限,暂时也没有多余的计划提供! 姚跃进懒得和他们废话,打出采购单委托香港方面代为采购一些配件。 至于发动机和变速箱,姚跃进决定先手搓一个。 好在这年代的发动机很简单,没有什么三四五六外带喝尿的,就是传统的机械机构。 第三轧钢厂就有现成的翻砂车间,可以铸造发动机缸体和变速箱体。 钳工车间可以加工活塞连杆和齿轮,水压机可以打造质量上乘的曲轴。 身为顶级技工,姚跃进亲自动操刀,带着几个学徒忙活起来。 短短一周就造出了三台发动机和变速箱,以及配套的离合器。 速度快到其他人都不敢相信,还以为他为了赶进度在糊弄。 就连李怀德都有点担心起来:“小姚,这可是发动机啊,你还是好好打磨下,不能出故障啊?” 姚跃进拍着胸脯保证道:“您放心,关键的喷油嘴部件都是进口货,质量绝对可靠,启动测试一周不熄火就知道可靠性了!” “好!” 李怀德终于放下心来,安排起了柴油机的试验。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只有证明了可靠性才敢使用。 为了证明柴油机的可靠性,姚跃进索性就在车间外面露天试验柴油机。 安排人员轮班守着,保证发动机不会缺油缺水。 轰隆扛狼康…… 那强健有力的声音吸引不少工人过来观看,全都知道了厂里造了台柴油机在实验。 所有人都在看笑话,觉得这就是城隍爷的马,样子货! 轧钢厂怎么可能造的好发动机? 肯定是一月修四次,每次修七天! 或者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连厂门都开不出去! 让他们惊讶的是,旁边计时牌上的数字不断增加,从一小时到两小时直到二十四小时。 最后一直坚持到了两百个小时都没熄火,引起了所有人的惊叹! 已经不需要再实验了,能够连续运转这么久还没有熄火,充分证明了这款发动机的可靠性。 换其他国产发动机别说七天,能撑过一天就是优秀产品! 只是这一次的运转是空载,不能体现实际工况下的情况,还不敢说没问题。 五档机械变速箱,连上离合和发动机,操纵换档很顺畅。 最困难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解决了,剩下问题就简单了。 车桥就一根驱动桥费点事,其他都很简单。 锻打出15吨车桥轴体,将进口的轮毂轴承装入,质量绝对不比进口货差。 后面拖车部份用的是挂车桥,连转向都不带,更加没有制造难度。 气路制动购买了全套的进口制动配件,主打一个安全可靠。 上百吨的货车制动可不是开玩笑,全都采用了断气刹车的双腔制动气室。 只要整车管路出现泄漏,车桥就会自动刹车停下。 这些都是姚跃进后世掌握的知识,提前用到了这个时代。 还有转向、制动和离合,全都采用了液压助力系统。 这年代的货车司机全都是麒麟臂,一肚子苦水没处说。 开个大货车比撸铁还要累,一路上全靠双臂硬扳方向盘,力量小点根本扳不动。 出一趟车回来腰疼胳膊疼浑身散架了,不躺个三天根本恢复不过来! 要是让他们开上带液压助力的货车,做梦都能笑醒! 短短一个月时间,轧钢厂第一台前四后四运输车就制造完成,装上轮胎后开始了试验。 在110马力柴油机的拉动下,空车跑出了20公里的速度。 拉上100吨钢铁时,最快还能跑到10公里。 但是严禁使用5档跑,只能按照5公里的速度行驶。 连个驾驶室都没有的运输车行走在道路上,吸引了一大堆人围观。 上面拉着横幅,第三轧钢厂大件运输试验车。 工件上黄色油漆刷着的100吨重量更是惊呆了路人! 哎呦妈呀,这小破车能拉100吨? 这不是开玩笑吧? 姚跃进故意安排车辆去了复兴门外大街来回转悠,足足转了二十圈。 没办法,谁让汽车工业管理局在这里呢?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汽车工业管理局的新产品在搞路试,还是新型百吨运输车,纷纷向张局长道喜。 啪啪啪…… 张局长只觉得老脸都要被打肿了,偏偏还不敢否认此事。 他恼火地给黎凯打去了电话:“你们的产品还要多久出来?” 不知情的黎凯还在报喜:“图纸还有三天就能完成,最多一个月我们的产品就能出来,局长您就等着看好戏吧!” 看好戏? 老子的好戏已经被人看完了! 张局长气急败坏地吼道:“一个月,还要一个月,人家的产品都出来了,正在我们大楼外面示威,你还要一个月?你还搞个屁啊!” “啊……,这不可能啊?他们怎么可能搞这么快?” “马上回来,你自己看去!” 张局长恼火地挂断了电话,肠子都要悔青了。 这下麻烦了! 第三轧钢厂搞出来车了,未来肯定是自己生产。 要是双方没有撕破脸,老王还能给自己面子,将产品交给本局统一管理。 现在提都不要提这件事,否则老王能泼自己一脸水! 这么大的动静,不仅仅惊动了汽车工业管理局,更是惊动了二机部九局。 他们筹建的221工程,需要大量载重车辆运输货物。 尤其是大量重型设备需要从制造地运输到厂区,缺乏重型运输车辆。 看到这辆百吨王后,九局人欣喜若狂地汇报上去,第二天集体赶到第三轧钢厂查看车辆情况。 没想到他们吃了一个闭门羹! 李怀德皮笑肉不笑道:“不好意思,这是保密项目,暂时不能参观!” 九局李局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哪里出了问题。 他们可是九局,负责国家核项目的九局。 全国技术产品对他们就不存在保密一说! 小小一个轧钢厂怎么敢拒绝他们的?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咳咳,李厂长,我们负责的国家项目急需这样的产品,还请你们配合!”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