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3章 揭竿而起,天下震动
    焱皇也是察觉到了自己身体的异样,似乎难以坚持到太医的到来,索性放弃了挣扎,目光却依旧死死的聚集在兰妃的身上。

    “陛下……”

    兰妃嘴唇微动,却是有些不忍心告诉他自己的身份。

    “臣妾,虽然并不懂什么治国经略,却也知晓,大焱……气数已尽!”

    “陛下虽为雄主,却生错了时代,臣妾想给陛下一个体面。”

    “这亡国的罪名,便让臣妾来背负吧!”

    “你……”

    焱皇一时之间面色无比的复杂,竟是不知该如何作答。

    “罢了!”

    “朕……不甘啊!”

    焱皇踉跄走到兰妃的身前,缓缓将其揽入怀中:“倘若能重来一次,朕绝不会输!”

    “重来?”

    兰妃凄然一笑,世间又怎会有重来的机会呢?

    “陛下!”

    外面响起一道道嘈杂的脚步声,夙芳带着一群御医护卫来到了宫外,当他们步入殿中,只见大殿中央,两道身影齐挺挺的躺在了地上。

    “陛下?”

    “御医!”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看看!”

    御医颤颤巍巍的走上前去,伸手在焱皇的手腕上一搭,当即面色冷汗淋漓:“陛下……陛下他……殡天了!”

    “什么!”

    夙芳也是呆呆地愣在了原地,身后的一众近卫军士卒也是面色惊惶。

    “陛下竟然……”

    “这……”

    一时之间,夙芳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直接下令封锁皇宫,传讯重臣深夜入宫。

    这一夜,对于大焱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一般,权稷尸骨未寒,而今焱皇也中毒身亡。

    不少朝臣暗叹,难道风雨飘摇的大焱朝,当真是气数已尽?

    ……

    黎明。

    小院之中灯火未灭,李儒也在院中枯坐了一夜,直到一道身影步入院中,将一封信件放在他的面前,才缓缓起身。

    信是从宫里传出来的,只有两个字。

    事成!

    李儒静静地驻足了许久,面前耐心等待的下属们也是没有出言打扰。

    “给山上传讯吧,万事俱备!”

    “诺!”

    一道黑衣身影掠走之后,李儒的院中又多了一群人。

    如今焱龙卫已经对紫荆城彻底失去了掌控力,黑冰台的人被陆陆续续的调来,俨然已经成为大禹的情报主战场。

    “群臣之中有何反响?”

    “回大人,昨夜六部尚书深夜进宫,还有几位亲王皇子,皆是被密诏进宫!”

    “他们商议的结果是,密而不发,待储君定下来之后再行决定。”

    “嗯!”

    李儒微微颔首,大焱朝太子早在一年多前便已经废了,至今未曾立储。

    朝中皇子还在夺嫡阶段。

    如今,焱皇猝然崩逝,一众皇子们谁不眼馋那个位置,甚至就连焱皇的几个皇兄皇弟们恐怕也难以把持的住。

    “按照计划,可以开始了!”

    “甲组去扶持二皇子,乙组去扶持五皇子,丙组去扶持十二皇子,这几日要频繁走动,大肆拉拢群臣。”

    “将紫荆城搅得越乱越好,最好将朝廷的目光吸引过去。”

    “是!”

    ……

    天道盟。

    议事大殿。

    宁凡站在大殿中央,望着面前的一道道身影,沉声道:“筹谋了这么久,如今时机已然成熟。”

    “如今我天道盟之上,五万人马,即日起,高举【替天行道】大旗,大肆招揽四方豪强!”

    “京畿之地,四县之地,已经尽数落入张角三人的掌控,我天道盟也是日益壮大。”

    “据黑冰台情报,紫荆城中加上天子近卫军,尚有七八万兵马。”

    “他们占据城墙之利,且兵精粮足,若是正面相抗,我们断然不是对手,况且,我们的目的也并非攻取紫荆城。”

    宁凡的眸子中闪着光泽,这些战略性决策都是贾诩和李儒一开始便定下的。

    如今大禹的主力攻势受阻,大焱的防线密不透风,而今,焱皇驾崩,天道盟揭竿而起,定然会动摇大焱的士气,甚至会迫使他们不得不调兵前来镇压叛乱。

    最重要的是,第一炮打响之后,算是给天下反贼立了个标榜。

    自天道盟之后,人人可揭竿而起,只要天道盟能够支撑个十天半个月,大焱兵力匮乏的情况一旦被人看见,到时候动乱的恐怕就不只是山贼匪患了!

    那些世家豪强,哪家又会没有点野心呢?

    “文和,由你来草拟檄文!”

    “主公,属下早已经准备好了。”

    贾诩笑吟吟的从袖中取出一封檄文,宁凡过目之后,脸上也是露出一抹敬佩之色。

    “即刻将此檄文,传遍天下!”

    “痛斥大焱朝廷无能,百官无德,致使大焱连年征战,民生凋敝,饥荒四起!”

    “号召天下义士,共来天道盟,商议大事!”

    “诺!”

    贾诩拱了拱手之后,轻声道:“主公,属下听闻,昨日漓江之中惊现石碑,龙崩于朝,相折于野,大地更新,天命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