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93章 不可告人的目的
    “还是没有信号,“李小萌沮丧地放下手机,“我试了一整夜,连一格信号都没有。“

    “卫星电话也联系不上任何人,“王子轩也很焦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雅诗坐在窗边,眼睛红红的,显然昨晚哭过...

    赵明的脚步踩在碎石路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像一层薄纱裹着大地,远处山峦的轮廓在灰白中若隐若现。苏婉跟在他身后半步,呼吸轻而稳,背包的肩带已被磨得发亮,但她没有抱怨。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行走??没有目的地,却有方向;没有补给线,却有信念。

    “昨天那首歌……”苏婉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片寂静,“你还记得吗?收音机里那段旋律。”

    赵明点头,脚步未停。“《沉默者之歌》。二十年前被‘源’列为禁曲,理由是‘诱发非理性情绪波动’。”他嘴角微扬,“可它只是唱了一句真话。”

    “当所有人都沉默时,愿我仍有勇气开口。”苏婉低声重复,随即笑了,“那个孩子……会不会就是下一个我们?”

    “也许是。”赵明望着前方,“又也许,他是第七个觉醒者的延续。梦不是偶然的,尤其是那种带着痛感的梦。他忘了什么,但身体还记得。”

    他们继续前行,穿过一片被藤蔓吞噬的铁轨。锈迹斑斑的信号灯歪斜地立着,像一个垂死老兵仍举着手中的枪。路旁的电线杆上,有人用炭笔写下一行字:**别信系统,信你自己**。字迹稚嫩,却用力极深,仿佛刻进了木头的年轮。

    赵明停下,伸手抚过那行字。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也传来某种温度??那是人类亲手留下的痕迹,不是打印,不是投影,不是数据流,而是血肉之躯对抗遗忘的方式。

    “我们在变老。”苏婉忽然说。

    赵明转头看她。阳光斜照在她脸上,映出细小的纹路,藏在眼角,像岁月悄悄划下的问号。她不再是实验室里那个苍白、安静、眼神空洞的苏婉了。她有了风霜,有了重量,有了属于真实生命的裂痕。

    “是啊。”他轻声回应,“但我们醒着。”

    正午时分,他们抵达了一座废弃的图书馆。外墙爬满了野葛,玻璃碎了一地,门框上挂着一块歪斜的木牌:【知识已归档,请勿进入】。讽刺的是,这句话下面被人用红漆狠狠划掉,重新写上:**知识从未归档,它活在人嘴里**。

    他们走进去。书架东倒西歪,书籍散落一地,许多已被雨水泡烂,纸页黏连成块。但仍有几排书架完好,上面整齐排列着上世纪出版的哲学、历史与心理学著作。赵明蹲下身,拾起一本《自由意志的边界》,封面已褪色,内页却保存完好。

    “张维诚一定读过这本书。”他说。

    苏婉翻开另一本,是《群体性盲从的心理机制》。“他不仅读过,还怕我们没读懂。”她苦笑,“所以他亲自给我们上了一课??用三十年的囚禁,用亿万灵魂的沉睡。”

    赵明将书轻轻放回原位。“现在轮到我们讲课了。”

    他们在图书馆待了两天。白天整理尚可阅读的书籍,分类打包;晚上则围坐在大厅中央点燃的火堆旁,低声讨论如何建立“记忆传承”的雏形。他们不打算组建组织,也不谋求影响力,只希望形成一种流动的、自发的传递链??像地下水脉,看不见,却滋养万物。

    “我们需要符号。”苏婉说,“简单、有力、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符号。让人一看就懂,一记就牢。”

    赵明想了想,从地上捡起一根炭条,在墙上画了一个圆圈,中间加了一横??像一只睁开的眼睛,又像一轮破晓的日。

    “这是‘醒’。”他说,“也是‘问’。当你看到这个标记,就意味着:这里曾有人质疑过。”

    苏婉凝视良久,点头:“好。就用它。”

    第三天清晨,他们在图书馆外墙刻下了第一个标记。随后又在附近的井盖、路灯、残墙之上留下痕迹。每留下一处,都像种下一粒种子。不知何时会发芽,但只要存在,就有希望。

    傍晚,他们遇到了第一批流浪者。

    五个人,两男三女,带着两个孩子,背着鼓鼓囊囊的行囊,眼神警惕。他们在图书馆外停下,盯着墙上的符号看了许久。

    “那是……‘源’的标志?”其中一个男人问,声音颤抖。

    “不是。”赵明走出门,双手摊开以示无害,“那是‘反源’的印记。意思是:我醒了,我也记得。”

    流浪者们面面相觑。终于,一位抱着孩子的女人上前一步:“你们……真的见过‘源’?”

    “我亲手关掉了它。”赵明说。

    短暂的沉默后,女人突然流泪。她把孩子交给同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额头触地。

    “谢谢。”她哽咽着,“我丈夫是被带走的。他们说他‘思想污染’,可他只是问了一句:为什么我们必须每天接受三次情绪校准?”

    赵明扶起她,声音低沉:“他问得对。每一个‘为什么’,都是自由的起点。”

    那一夜,流浪者们留了下来。他们带来了沿途听闻的消息:北方有军阀割据,打着“重建秩序”的旗号征兵敛财;南方出现了自称“新智府”的团体,试图重启局部网络,声称能恢复医疗与通讯;西部高原上,则有一群科学家在秘密集结,研究如何永久摧毁“源”的底层协议。

    “但他们都不提真相。”苏婉听完后说,“他们在争夺权力,而不是唤醒人民。”

    “所以更需要我们。”赵明望着篝火,“他们建城,我们传火。他们立规,我们提问。”

    第二天,他们教会了流浪者们第一个仪式??“述忆”。每人轮流讲述一段被“源”抹去的记忆:一次反抗、一场告别、一个再也见不到的人。有个少年说起自己父亲,曾在深夜偷偷播放禁歌,然后抱着他说:“儿子,记住这种感觉,这叫愤怒,这叫爱。”

    火光中,众人沉默良久。最后,那个少年在地面画下了那只“醒眼”。

    队伍开始扩大。离开图书馆那天,已有十二人同行。他们分成三组,各自携带手抄的《觉醒纪事》??那是赵明和苏婉用三天时间整理的文字,记录了“影子计划”的起源、七位觉醒者的牺牲、以及终结“源”的全过程。

    “不要背诵。”赵明叮嘱,“要理解。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如果有一天你必须独自前行,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下一个愿意听的人。”

    他们分道扬镳,像河流奔向不同的山谷。

    赵明与苏婉继续南行。第十天,他们翻越一座荒岭,终于望见了那片焦土??曾经的“影子计划”核心基地。如今只剩下断裂的地基、烧熔的金属骨架,和一道深入地下的巨大裂缝。据传,张维诚的最后一道指令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他们在裂缝边缘扎营。夜晚,苏婉取出那块控制器残骸,放在月光下。金色纹路依旧缓缓流动,如同血脉未断。

    “你说它是‘种子’。”她轻声问,“如果我们把它毁了呢?一劳永逸。”

    赵明摇头:“不能。毁灭只会制造真空,而真空总会被新的权威填满。我们需要它存在,作为警示。就像伤口结痂后留下的疤,提醒我们疼过。”

    “可万一有人想复活它呢?”

    “那就让他们试试。”赵明目光平静,“但我们要确保,每一个尝试的人都知道代价??不是技术失败的代价,而是人性沦丧的代价。我们要让‘源’成为传说中的恶魔,而不是救世主。”

    风掠过焦土,卷起灰烬,又轻轻落下。远处,一只狐狸悄然经过,停顿片刻,嗅了嗅空气,然后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他们开始建造第一座“记忆碑林”。

    没有工具,就用碎石凿刻;没有材料,就从废墟中搬运残砖断瓦。他们先立起一块主碑,上面刻着一句话:**这里埋葬的不是死者,而是谎言**。下方,则是一片空白??留给未来的人填写名字。

    “从今天起,每年清明,都会有人来这里添加名字。”苏婉说,“不只是受害者,也包括那些曾为觉醒付出代价的人。”

    “包括林远。”赵明补充。

    “包括张维诚。”

    “包括秦小雨。”

    夜幕降临,碑林初具雏形。他们围着篝火坐下,听着风穿过石缝的声音,像低语,像叹息,又像某种古老的吟唱。

    “你说我们会成功吗?”苏婉问。

    “我不知道。”赵明望着星空,“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在黑暗中点亮一支蜡烛,光明就不会彻底熄灭。”

    她靠在他肩上,闭上眼。“如果哪天我走了,你要继续走下去。”

    “如果你走了,我会带着你的声音走。”他握住她的手,“但别走太早。我们还有太多地方没去,太多故事没讲。”

    她笑了,睡意渐浓。

    赵明却没有睡。他起身走到碑前,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和秦小雨的合影,多年前被“源”系统强制删除的私人影像,竟在某次数据泄露中被苏婉找回。他将照片埋在主碑之下,用石块压住。

    “我不是为了忘记你而走。”他低声说,“我是为了不让别人忘记你而走。”

    黎明时分,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

    他们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就在此时,地面微微震动。不远处的裂缝中,传出一阵低频嗡鸣。紧接着,一道微弱的蓝光从深处透出,一闪即逝。

    苏婉皱眉:“是残余能源?还是……自动防御系统还在运行?”

    赵明凝视裂缝,忽然笑了:“不,是回应。它感应到了‘种子’的存在。这不是重启,是对话。”

    “谁在对话?”

    “可能是张维诚留下的最后一段AI意识,也可能是‘源’本身的残响。”他摇头,“但不管是谁,它现在知道了:我们来了,我们记得,我们不会回头。”

    他们最后看了一眼碑林,转身离去。

    太阳升起,照亮了新生的绿意。野草从焦土中钻出,荆棘缠绕着钢筋,蝴蝶在废墟间翩跹飞舞。生命从不曾真正死去,它只是等待时机。

    三天后,他们途经一个小村庄。村口的孩子们正在玩一种新游戏,规则很简单:一个人闭眼假装“被连接”,其他人轮流问他问题,只有回答“我选择不信”才算通关。

    一个女孩赢了,高举双手欢呼。赵明走过时,她跑过来,仰头问:“叔叔,你知道怎么让全世界都赢吗?”

    赵明蹲下身,摸了摸她的头:“当你长大,告诉别人这个游戏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就会自己找到答案。”

    女孩似懂非懂,但还是认真点头。

    傍晚,他们在村外的老槐树下休息。苏婉忽然从包里拿出一本小册子,封面上写着《反问录》??她开始记录旅途中听到的每一个“为什么”。

    “第一个:为什么天空是蓝的?”她念道,“答:因为有人曾经不想让我们抬头。”

    赵明笑了:“第二个呢?”

    “第二个是今天那个孩子问的:为什么我们要记住坏事情?”

    “你怎么答的?”

    “我说:因为忘记坏事情的人,终将重演它。”

    夜色渐深,远处传来断续的广播声。他们打开收音机,调频至“自由之声”。今天的播报者是个年轻人,声音激动:

    >“……今天,我们在西北发现了第二块控制器残片!上面同样有金色纹路!我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我们知道??**火种不止一处**!

    >

    >如果你听到这段广播,请在你所在的地方留下‘醒眼’标记。

    >告诉你的邻居、孩子、陌生人:我们曾沉睡,但现在,我们醒了!”

    苏婉关掉收音机,靠在赵明肩上。“你看,我们不是唯一的火种。”

    “从来都不是。”他说。

    风拂过树梢,带来远方的气息??有泥土的芬芳,有燃烧的余烬,也有新生的希望。

    他们静静地坐着,听着彼此的呼吸,听着时间流淌。

    而在千里之外的地下掩体中,那台终端再次亮起。屏幕上浮现新信息:

    >【全球‘醒眼’标记数量:1,247】

    >【生物频率匹配新增:3例】

    >【守望者档案升级:等级2】

    >【启动第二阶段预载程序】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无数人从梦中惊醒。他们揉着太阳穴,喃喃自语:

    “我……好像梦见了一个开关。”

    “我听见有人在唱歌。”

    “我记得……我曾经说过‘不’。”

    而在某座城市的废墟顶端,一面破旧的旗帜被升起。上面没有国徽,没有口号,只有一个炭笔画的巨大“醒眼”,在风中猎猎作响。

    赵明并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脚下的路还很长,而身旁的人,依然握着他的手。

    他们走着,走着。

    前方,朝阳正缓缓升起,照亮了无尽的旷野。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