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2章 将计就计
    章武五年,十月,冀州西部,赵郡境地。

    “撤!撤!撤!”

    无数魏军正从中丘往南的官道上仓皇逃窜,似乎身后有洪水猛兽在追赶一般,而为首那人,正是曹洪!

    残阳如血,无数魏军正从中丘城向南溃逃,官道上烟尘滚滚,间或夹杂着伤兵痛苦的呻吟与绝望的呼喊。

    为首一人,正是面如死灰、惊魂未定的曹洪。

    就在两个时辰之前,汉军在围困中丘数日后,由张飞亲率精锐,发动了夜袭,将中丘魏军彻底击溃。

    曹洪在亲兵的拼死护卫下杀出一条血路,连夜逃往赵郡南部重镇,襄国县,以期重整旗鼓。

    襄国,被后世称为“五朝古都、十朝雄郡”,因作为商朝、邢国、赵国、常山国、后赵五国的都城而闻名于世,只不过如今的后赵还未出现。

    作为昔日赵国的陪都,常山国的都城,襄国县城高达六米,宽三米,城防坚固,兼之粮草储备尚算充足,是赵郡境内除郡治邯郸之外,最为重要的战略据点。

    城头之上,曹洪站在城头之上,脸色极为难看,满是难以掩饰的颓败与恐惧。

    在接连战败后,尤其是百葬岗被张飞杀得险些丧命的经历,已在他心中种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与曾经的曹休一样,对汉军产生了严重的PTSD……

    “都督,汉军追兵不日即至,襄国城虽坚,但我军兵无战心,士气低迷……我等,我等该如何是好?”

    刚与曹洪主力汇合不久的副将王基颤声问道,声音中充满了绝望。

    襄国城中的守军,加上曹洪带来的残部,也不过万余,且多是新败之卒,如何抵挡张飞那如狼似虎的追兵?

    曹洪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盯着北方,脑筋疯狂的转动。

    “张飞匹夫,勇则勇矣,然其孤军深入,粮草转运必是其软肋!”

    他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狠厉。

    “传我将令!伯舆!你同德达率精锐两千,星夜出城,袭扰汉军粮道!争取一举烧毁汉军粮草,为我军营造胜机!”

    “喏!”

    随着曹洪的命令,副将王基与另一名年轻将领排众而出,躬身领命。

    除去王基外,另一人名唤孙礼,都是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将领,在原本的历史中也曾大放异彩。

    其中王基乃司马懿所举荐,原为曹丕府中郎中,在曹洪出镇冀州时,司马懿特遣其为冀州别驾,随侍曹洪左右,名为辅佐,实则亦有监察之意。

    孙礼则是涿郡容城人,在曹操平定幽州后,就被征召为府中军谋掾,历任河间郡丞、荥阳都尉、中山国相,在曹洪担任冀州都督后,听说了孙礼之名,便将他调入府中听用。

    二人领命之后,不敢怠慢,各自点了麾下精锐,汇合两千人,趁着夜色掩护,自襄国偏门而出,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数日之后,张飞与荀谌率领的汉军主力兵临襄国城下,黑压压的大军如同铁桶一般,将襄国围得水泄不通。

    汉军大营。

    中军大帐之内,张飞正对着沙盘抓耳挠腮,毕竟襄国城池坚固,远非中丘可比,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他抬头看向气定神闲的荀谌,笑嘻嘻的凑上前去:“先生,这襄国城墙高池深,硬啃怕是损失不小。之前夜袭中丘,全赖先生妙计,如今这襄国,先生可有良策破之?”

    “将军莫慌。曹洪连番大败,已是惊弓之鸟,襄国城内人心惶惶,守军士气早已跌至谷底,所有的一切,我们不是都安排好了……”

    荀谌抚着颌下短须,微微一笑:“我等只需将计就计,布下口袋,静候其自投罗网便是!”

    张飞闻言,蒲扇般的大手猛地一拍案几,大笑了起来:“哈哈哈!好!就依先生所言!那就让我们先在这里好好的陪曹洪玩一玩!”

    计议已定,张飞当即下令,汉军开始对襄国发动猛烈的进攻。

    在震天的战鼓声中,无数汉军士卒扛着云梯,推着冲车,涌向襄国城墙……

    三日后,奉曹洪之命出城的王基与孙礼,正领着麾下步卒精锐,悄然潜行至中丘与襄国之间的一处险要之地,昆龙岭。

    昆龙岭,位于中丘与襄国县之间唯一的两道丘陵之中,两山夹峙如门,中间仅有一条崎岖狭窄的官道蜿蜒穿过,正是设伏的绝佳地点。

    王基与孙礼将麾下精卒分为两部,由两人分别率领,分别埋伏于官道两侧的山林之中,只待汉军运粮队进入伏击圈,便发动进攻。

    “将军,探马回报,汉军的运粮队已在十里之外,看那车队的规模,至少够他们大军用上十天!若是能一把火将其烧毁,张飞小儿纵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乖乖退兵了!”

    “好!”

    王基满意的看着前来汇报的手下,露出一抹狞笑,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他站在山坡之上,透过林木的缝隙,冷冷地注视着远方官道尽头扬起的尘土,等待着汉军运粮队的到来……

    只见数十辆大车在数百名汉军士卒的护卫下,不紧不慢地向昆龙岭行来,押运的汉军似乎有些懈怠,队列也略显松散。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