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没有人提出异议。
    于是就兵分两路,几个弟兄带着足够的武器弹药,架着老太太回山寨。
    陈秀秀则带着剩下的弟兄们,直奔三道河子方向而去。
    且说陈秀秀一行人,紧赶慢赶,终于在天黑之前,到了三道河子。
    这小村子不大,估计也就能有个二三十户人家那样。
    这么大点个村子,打听点事儿不要太容易哦。
    不费吹灰之力,进去就把胡瓜给找着了。
    胡瓜这小孩儿还真就像老太太讲的那样,特别仁义。弄清楚陈秀秀她们的身份和来意以后,半点没打磕绊,把衣裳穿戴好了,跟他投靠的亲戚交代了一声。
    转头跟陈秀秀说道:
    “陈大当家的,满仓不是我抱走的。
    但他是抗联战士的后代,他的爹娘都是为了打小鬼子牺牲的,所以绝不能让他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找不见了。
    我跟你们一起去找满仓。”
    陈秀秀见这孩子长得瘦骨嶙峋的,而且家里的人又都被小鬼子给杀害了。
    此时外头情况未明,他跟出去,极有可能会遇到危险,很是不忍心连到累他。
    故此说道:
    “孩子,我们就是过来问问,看看你这边能不能有满仓失踪的线索。
    不过既然满仓不是你抱走的,你也没他的什么消息,那就不用跟着我们去了。
    再一个,既然你已经知道我们的身份,自然也该晓得我们是抗日的队伍。
    此一去,指不定什么时候遇到小鬼子,就得跟他们狠狠打上一架。
    枪炮无眼,你跟着我们,很可能会遇到危险。
    你年纪还小,还是暂且留在这里,别跟我们出去冒险了。
    啥时候等你长大了,再来找我们一起打小鬼子。”
    胡瓜自打来到亲戚家以后,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只要他一闭上眼睛,就能回忆起小鬼子们是如何残忍地对乡亲们举起刺刀,而乡亲们躺倒在血泊里,大睁着双眼死不瞑目。
    满地的断臂残骸、熊熊燃烧的烈火、被残忍杀害的亲人们,沦为焦土的家园······
    所有的这些,仿佛都在无声地提醒着他,一定要杀了小鬼子们,替所有死在他们屠刀下的乡亲们报仇雪恨。
    他身上背负着血海深仇,没有报仇雪恨之前,如何还能心安理得地过正常的生活?
    即便陈秀秀她们不来三道河子找他,他也早就准备离开这里,去投奔抗联打小鬼子去。
    杀小鬼子给乡亲们报仇雪恨,是他能活下去的唯一信念。
    而满仓是抗联战士的遗孤,他帮助陈秀秀等人去找他,也是应当应份的。
    所以他对陈秀秀说道:
    “我们屯子里的人,死的就剩下我和万奶奶两个人。
    听你们讲万奶奶已经神志不清了,想必即便是让她帮忙找满仓,也不太可能点事儿。
    那么只剩下我一个人,记得满仓长啥样,能把他给认出来。
    所以我跟你们走一趟,属实是非我不可,势在必行。
    再一个,本来我也是要投奔抗联,去打小鬼子的。
    您要是真感到过意不去,那等找到满仓以后,您把我介绍给抗联,就算是还了我这个人情,您看成吗?”
    陈秀秀摸了摸胡瓜的小脑袋,这孩子不过才十来岁,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长得又瘦又小。
    看起来还没有枪高,按说还应该是个在父母跟前撒娇耍赖的年纪。
    可他却已经被小鬼子给害得家破人亡,成了孤儿。
    那帮子畜生,真是作孽呦!
    这孩子跟他们出去,倒是未见得会帮得上啥忙。
    毕竟满仓丢的实在是太蹊跷了。
    老万太太又因为神志不清,说的话也不可全信。
    茫茫人海,去哪儿找呀?
    但如果这孩子立志要去投靠抗联,她还真不好不带着他。
    就怕她拒绝了胡瓜,胡瓜自己去找抗联,路上再遇到啥意外,那可如何是好?
    倒莫不如把他带在身边,如果有幸能遇到抗联方面的人,再把人交给他们。
    抗联方面要是不肯收留他,自己再派人把他给送回来也行。
    想到此处,陈秀秀对胡瓜说道:
    “那行吧,只要你亲戚不反对,你就跟我们走。
    如果能找到满仓,我定好好谢你。
    如果实在是找不到,我再派人送你去抗联。”
    胡瓜闻言不由得大喜,他虽然有心要投奔抗联,奈何抗联也不是他一个小孩子能轻易找得到的。
    现在有了陈秀秀帮忙,想必能心想事成。
    商量好了以后,告别胡瓜的亲戚,一行人就又往黑瞎子沟方向走。
    按照老万太太的说法,满仓是在老林子丢的。
    而且胡瓜也说,他最后一次见到满仓,也是在老林子里。
    那就回老林子再找找,看看能不能有啥可用的线索吧。
    三道河子跟黑瞎子沟的距离倒是不算太远。
    第二天他们这些人就到了目的地。
    但离老远的,就听见有马的嘶鸣声。
    众人忙停下脚步,藏到了树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