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谍战民国:八宝提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6章 相见即是别离
    两天后的汇山码头,再一次重现千人拥堵的难民潮。

    通往码头的街道上,挤满各式各样的外国侨民,他们大多是居住在提篮桥附近的欧洲难民,除了一身皱巴巴的衣服,一个随身提包,几乎没什么财产。

    即使没有登船的希望,他们仍旧涌在路边,翘首期盼着。

    一阵整齐的队列脚步声,由远及近而来。

    数百名美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排成两列纵队,护卫着中间的美国侨民,来到码头的海关检查口。

    人群顿时涌动起来,大群人尾随着士兵队伍,向码头聚拢而去。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这艘美国船是他们逃离尚海孤岛的唯一指望。

    时至一九四一年夏末,关于美日之间的谈判日趋紧张,远东国际局势战云密布,大战可以说是一触即发。

    六月中旬,美方提出全面解决方案,警告日本严守中立,不要参与欧洲事务,尤其是美德之间冲突。

    作为善意回报,美方可以搁置争议,促成中日全线停火。

    日本在华驻军和共同防共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伪 “满洲国” 问题由中日双方友好协商,慢慢处理。

    实际上美方就是采取绥靖政策,默认了日军占领区,

    希望和平解决太平洋争端,但日本根本不予答复 ,反而加快了战争节奏。

    七月初,日本御前会议通过《帝国国策纲要》,确定以“南进”战略为主,侵华日军继续全线推进,

    妄图击溃并消灭中国抗战主力,逼迫老蒋代表的民国政权战败投降。

    同时日本海军主力南下,伺机消灭英国远东舰队,并占领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夺取那里丰富的石油资源。

    而美方的经济制裁来得很快,这也将依赖美国进口物资的日方逼上了绝路。

    八月一日,美国发布公告,宣布除粮食和棉花以外,禁止一切物资对日出口,并随即向民国政·府派出特使,

    商谈援助法案,形成与日对抗的ABCD阵线,即美国、英国、中国以及荷兰四国的联合阵线。

    八月六日,日方外交部向美方提出照会,以其强大的日本海军相威胁,强调以实力为谈判基础,

    逼迫美国在中国、东南亚等地区全面作出让步,否则日本将不惜一战,结果被美国国务卿赫尔当场拒绝。

    然后谈判继续,但再没什么进展了。

    美日双方心照不宣,加快了备战工作。

    而对数万欧洲难民来说,此时的尚海租界,真就成了一座即将沉没的孤岛。

    相对几十万全副武装的日军而言,租界里的西方军队人数很少,当时英国驻军约有一千五百人,美国海军陆战队不到一千二,

    法军人数稍微多点,大概一千七百多人,可士兵多数是安南人(越南),战斗力还不如中国军队。

    这点军队当然守不住租界,所以租界董事会早就作出决定:

    一旦年底与日本开战,租界各处驻军不得开枪抵抗,不仅允许日军自行开进租界,还要主动缴械投降,由职业军官统领着,成建制的走进战俘营。

    在这种投降思潮带动下,许多侨民开始变卖家产,筹措现金,尽一切可能逃离尚海。

    提拉桥外国人社区距离汇山码头不足两公里,所以货轮进港的汽笛声鸣响不久,这艘停在泊位上的美国船,立即引发了围观,变得炙手可热。

    因为舱位实在有限,一张底仓船票即使被炒成天价,依然一票难求。

    海关外面,挤着很多人,他们捧着大把现金,希望能捡漏买到一张船票,或是贿赂海关人员,放自己上船当个杂工,

    好些人卖了宅子,坑害了很多朋友,带着满箱子的现金,依然换不来一张最低级的五等舱船票,

    最后被士兵拦在海关外面,精神崩溃彻底疯了,将钞票扬得满街都是。

    在陆战队护送的登船旅客里,就有许季红这个幸运女人,她男扮女装穿了一身男士米色西装,将长发盘在脑后,头上戴了一顶花格子前进帽。

    她这身装扮不算伪装,当时很多名媛出行都喜欢穿男装,喜欢别人叫自己先生。

    许季红扮演的,不,是冒名顶替了一位美籍华人的女公子,拿着该公子的全套证件,所以混在登船旅客里,很顺利的通过了海关检查口,

    而证件的原主人,那位富家小姐却来不了了,确切的说她被劫持了,被某黑帮捆在一个仓房里吃灰,可能还要勒索她家里一笔赎金。

    随着响彻码头的汽笛声,靠港的轮船冒出很多烟气,弥漫在燥热的登船口周围。

    这时三个码头工人,抬着几筐蔬菜肉食,拎着几只鸽子笼,来到轮船的金属旋梯前,被陆战队士兵拿步枪拦下了。

    “站住!华工不准登船,把东西放下,一会让水兵下来搬。”

    一名中尉军官上前翻检菜筐,摆手要打发走三人,工人中一个满脸胡子的老者,陪着笑脸上前用英语说:

    “报告长官,这些鸽子是供应给军官食堂的,这年景在尚海活鸽子可不好找,问题是食堂要的很多,这只是第一批家禽。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