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冯美美一家四口,三个因为受伤被送进了医院。
一个疯了,一个晕了,还有一个腿受伤了。
冯来财一怒之下报了警,说是张伟害的,想索赔。
无奈警员来了之后,整个大厅里的人都替张伟作证,证明冯家人受伤跟张伟没关系。
冯来财还嚷嚷着要调监控。
但酒店方则说这个房间里的监控出了故障。
连他们也看不下去冯家人的做派,主动帮助张伟了。
就这样,警员只能给张伟做了个笔录就走了,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事情就这么过去。
张伟带着小姑张卓和褚云离开了海城。
张伟把他们三个送回采石场后,自己径直开车去了大理石矿。
这个项目是他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虽然江云集团也有这里面的股份,但张伟毕竟是合资公司的主导和大股东。
而且,江云集团那边还在为矿产项目招兵买马,估计短时间内应该不具备能为这个项目带来什么助力的可能。
不过这个不重要,因为以江云集团的财力。
从矿产行业的门门外汉到专业团队,使用钞能力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
到时候,张伟就轻松多了。
只用当运筹帷幄的“将军”,让手下的兵去冲锋陷阵就行了。
而且,即便是江云集团现在还是门外汉的阶段,他们仍然为张伟“攻城略地”做了很大的贡献。
就这两天,江云集团出面,又分别和外县和外市谈好了两个矿的承包意向。
其中一个是江云集团出面竞标得来的,另一个则是张伟提供的位置。
然后由合资公司上报,让上级部门去考察出来的。
一听是江云集团旗下公司,竞争对手们直接就投降了。
人家财大气粗,你拿什么竞争?
可以说,江云集团的加入极大的提升了张伟在矿产行业的版图扩张。
此时的大理石山下面已经搭建起了临时的指挥部。
由韩凯坐镇,统筹这个大理石矿的前中后期一切事务。
“张总来啦,快,快请坐。”
张伟刚走进指挥部,正埋头看着图纸的韩凯,连忙站起。
“现在项目进度怎么样了?”
张伟刚一坐下就直奔主题。
上次他来的时候,方案还在审核。
现在又几天过去了,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进展。
“张总,现在方案已经通过了,已经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
韩凯事无巨细的汇报起了现在的情况。
这种一整座山都是矿的情况,开采的时候跟张伟之前接手的那个采石场不一样。
那个是已经开采到地下,挖了很深矿坑的矿。
只要固定好边波就行了。
现在要面对的则是全新的情况。
一整座山都还没开采,这种情况下要先剥离表层,露出矿床。
用白话说就是把山体上的植被、土石层、风化层等等这些没有价值的表层,用挖机或者炸药给剥离掉。
在之后下面真正有价值且还没因为风化腐蚀损坏的大理石就露出来了。
就可以开采了。
一般山体的坡度在十五到四十度,这座大理石山的坡度在接近三十度左右。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山顶向山脚,从上至下开采。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开采下面的时候造成上面的落石和滑坡。
“大概就是这个情况,现在正在找最先开采的切入点。”
“找好切入点后,下面就是确定各种机械设备的安装方位,之后就是去掉表层土石,正式开始开采。”
“不过,现在找切入点的工作陷入了僵局,这座山山体下的地形比想象中的还要复杂。”
“要想确定开采切入点,就需要选择一处山顶到山脚都很结实,或者是相对结实的地方。”
“这需要对整个山体进行扫探查和扫描,工作量巨大。”
听了韩凯的说明,张伟站起来回踱步了起来。
按照韩凯说的,从上往下开采就需要把挖机和车想办法弄到山顶。
当然,也可以沿着山体建输送带,只要加大输送带的坡度,石头就能平稳的运到山脚。
这两种办法有利有弊,而且具体要根据地形来。
但不管是用哪一种输送方式,挖机上山是必须的。
这样一来,就要建造盘山路,或者之形路。
这样一来,要找到适合的建路的路径。
而这些都是后话,最重要的还是要先找到开采的切入点。
有了切入点就有了就有了路的终点位置,才能确定路的路径。
而开采切入点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从上到下裂缝要尽量少,这样山体才稳固。
如果选择的切入点下方的山体有很多的空洞和裂缝,那挖机在上面挖掘的时候。
万一因为太重导致下面山体坍塌,是很危险的。
所以,一般情况下,挖机都要站在下面结实的山体上方,需要挖不结实区域的石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