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说我写的东倭国到底是小日子,还是历史上的东瓯(wo)国,还有一个人,上纲上线的给我扣帽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看个网络小说还搞‘文字狱’那套。
今天我就引经据典的解释一下。
历史上的东瓯国是古代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王国,其历史源远流长,对当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瓯国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有观点认为它是越王勾践在公元前473年灭吴后分封诸子建立的,也有人认为是公元前333年越国被楚国灭亡后,由越国逃亡贵族所建,一般认为东瓯属于越人分支,是春秋越国的继承者。秦统一六国后,废东瓯王为君长,其地被置为闽中郡。秦末,东瓯王摇参与反秦战争,后又助汉灭楚。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汉王朝立驺摇为东海王,因人们对春秋战国时期东瓯国的记忆尚未泯灭,便将东海国视为东瓯复国,称驺摇为东瓯王。
东瓯国东至大海,西以今浙江龙泉市至福建浦城县之间的山脉为界,南与闽越国接壤,北与汉会稽郡交界,包括今台州、温州、丽水的绝大部分区域,并深入闽东北罗源、连江及闽西北浦城、建瓯等地。关于其都城,有瓯北镇说、瓯浦垟说、温瑞平原西部说、乐清白石说等,不过更多学者倾向于东瓯王都城在温州老城区范围内的说法。
在政治方面,东瓯国是西汉初期的少数民族异姓王政权,有相对独立的政治体系,但一定程度上受汉朝中央政府管辖和影响。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爆发,东瓯王出兵响应。后刘濞兵败,东瓯王受汉廷利诱,杀刘濞以功折罪。然而,刘濞之子逃到闽越国,怂恿闽越攻打东瓯。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闽越围攻东瓯,东瓯向汉朝求援,汉军未至,闽越退兵。但东瓯王驺望因畏惧闽越,又对汉朝信赖向往,次年上书武帝请求内迁,被安置在庐江郡江北部分,即皖南地区,东瓯国至此结束。
在文化方面,东瓯国属于百越文化体系,有着“断发文身”等独特风俗习惯,在生产生活方面,擅长陶器制作,以农耕、渔猎等为主要生产方式。东瓯王驺摇被称为温州的人文始祖,受到尊崇,温州市区保存有多处纪念东瓯王的遗迹,如华盖山麓的东瓯王庙和瓯浦垟的东瓯王墓,体现了东瓯国文化对当地的深远影响。
东瓯国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东南沿海地区早期开发的重要力量,其文化和历史传承为后世研究古代百越民族和东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东瓯国的人一直都生活在中国大陆上,没有出海居住的记载,更没有出海建国的记载。
所以,我写的东倭是哪个国家,懂得都懂,就别胡思乱想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