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一杆铁戟平乱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6章 天下安定,治理国家之策(59)
    “黄将军勿急,我自然知道一年期限快要到了,但是越是如此,越不能操之过急。

    贸然强攻,就算攻下来,必定是死伤惨重。

    我二十万精兵进攻一个小小的夷州,若是惨胜而归,只怕陛下也不会轻易饶恕我等。

    所以,必须要想一个计策,既能攻下夷州,又不会死伤惨重。

    如此,方为两全其美之策啊!”周瑜劝慰道

    黄祖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那你说,如何才能两全其美?周将军,老夫今年六十有一,这夷州之战,可能就是老夫最后一战。

    老夫征战一生,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想留下一个败将的污名。

    所以,若是找不到两全其美之策,那就别怪老夫不听将令,执意领兵强攻吴国!”

    说完,黄祖将头一瞥,不再看周瑜。

    对于此战让周瑜为主帅,自己为副帅一事,黄祖还是有些微词的。

    只不过皇帝下令,他也不敢多说什么罢了。

    出战半年有余,一直没有多大的成效,这让他对周瑜更加的看不上。

    周瑜看着有些生气的黄祖,不由得苦笑一声。

    “黄将军莫急,我心中已经有了进攻夷州的战略,正好跟黄将军商讨一番。”

    黄祖赶忙转过头,瞪着眼睛问道:“哦?说说看!”

    “其实说来也简单,无非就是声东击西罢了。我大军主力在夷州列岛以西跟吴军对峙,暗地里则是派出奇兵绕到夷州以北登陆。

    两地相距数百里,吴军不可能来得及支援。

    等到吴军反应过来,发现我们兵分两路进攻的时候,只怕那支奇兵已经将吴国国都攻破了。

    国家已亡,士兵自然没有继续作战的理由,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这所谓的十万大军俘虏。

    如此大胜,传回洛阳之后,陛下定会欣喜,封赏是必然的,到时候黄老将军这数十年的军旅生涯,就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如此安排,不知黄老将军以为如何?” 周瑜嘴角含笑的看着黄祖问道

    “嘭!”

    黄祖一拍桌椅,直接站了起来。

    “好!计策虽然简单,但却极为实用。现在的吴国大军全都驻扎在西海岸,与我燕国大军对峙。

    恐怕他们也想不到,我们会兵分两路进攻吴国腹地。

    此时的吴国国都必然守军空虚,不堪一击,一旦数万大军奇袭,必然可以一举将其国都覆灭!”

    说完,黄祖朝着周瑜拱手说道:“周将军,这奇袭之计,务必让老夫来执行!”

    听到黄祖主动请缨,周瑜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他跟孙权分道扬镳,但是让他亲自攻破吴国国都,灭掉孙吴的根基,他还是有些下不了手。

    黄祖请缨,周瑜那是求之不得。

    黄祖立下大功,对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此战过后,黄祖在大燕所有将领之中,那也算是一号人物了,不再只是一个降将而已。

    而周瑜也是完成了武靖交付的任务,还不用面对孙权的悲惨结局,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内心了。

    “可以,既然黄将军已有告老的想法,那么周瑜自然会让黄将军功成身退,这奇袭吴国都城的重任,就交给黄将军了!” 周瑜抱拳说道

    黄祖看着周瑜,突然间感觉到有些愧疚。

    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一直对周瑜抱有敌意,时不时的讥讽挖苦。

    可是周瑜从来没有对他甩过脸色,一直都是极为敬重于他。

    此时更是为了他能够功成身退,将这奇袭吴国国都的重任交给他。

    说白了,这就是将天大的功劳让给他。

    这个情分,这个大公无私之心,实在是让黄祖汗颜。

    “扑通!”

    黄祖单膝跪地,朝着周瑜拱手相拜。

    “周将军,一直以来,是黄祖冒犯周将军,还请周将军见谅!

    周将军之高义,黄祖万不可及也!”

    周瑜赶忙将黄祖扶了起来。

    “黄老将军这是作何,周瑜愧不敢当啊!

    实不相瞒,周瑜之所以让黄将军奇袭吴国国都,无非就是不想面对昔日旧主罢了,算不上什么高义。”周瑜叹息道

    黄祖摆了摆手。

    “周将军不必解释,黄祖绝非不识好歹之人,从今往后,黄祖对周将军马首是瞻,任凭周将军差遣!”

    周瑜抓着黄祖的手,点了点头说道:“眼看着已经入冬,再有两个月就是年节。

    无论是对于大燕还是吴国,这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

    所以,我意效仿当年诸葛亮奇袭蜀国,在年节之时,突然发起突袭,一举将吴国国都覆灭!

    恐怕孙权也不会想到,我们会在年节之时发起突袭,猝不及防之下,黄老将军定能轻而易举攻破吴国国都,立下不世之功!”

    黄祖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好!就按照周将军之计策,两个月后,我会带领五万水师北上,在年节之日登陆。

    突袭之下,一天的时间足够杀往吴国国都了!”

    “好!”

    ...

    12月30日,年节。

    夜晚,吴国国都。

    “来,诸位爱卿,随朕共饮一杯,预祝我大吴强盛,击败燕国水师,护我吴国疆土!”

    “祝我大吴强盛,击败燕国水师,护我吴国国土!!!” 百官纷纷附和。

    “共饮!”

    “共饮!!!”

    众人一饮而尽。

    “哈哈哈...好好好,诸位爱卿都坐吧。”

    “谢陛下。”

    孙权满意的看着座下的文武百官,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豪气。

    “朕,今夜安排了擂鼓表演,来人啊,立刻传令,开始表演。”

    “诺!”

    一名太监朝着远处跑去。

    大概隔了盏茶功夫,突然,一阵急促的擂鼓声响起。

    孙权一开始还闭着眼睛欣赏,可是慢慢的,孙权的脸色跟着变了。

    “嗯?这怎么不是事先安排的擂鼓表演?发生了何事?”

    “报!”

    就在孙权疑惑,百官不明所以之时,一名将领连滚带爬的来到了大殿之上。

    “陛下...不...不好了!燕军...燕军杀过来了!”

    ...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