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在女尊战国,目标:大秦帝太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章 乱象丛生
    李园为了独掌权力,便在暗中蓄养死士。

    打算除掉黄歇。

    黄歇不自知。

    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女儿,即将接任楚王的喜悦之中。

    虽然楚王可以在亲族中挑选子嗣过继,接任楚王之位。

    但黄歇之前输掉了几次重要的战役,而被楚王责备。

    即使官复原职。

    也不得重用。

    更别提将她的子嗣,任命为储君。

    可黄歇一直不忘为死于秦人手中的将士报仇。

    只要楚王病死。

    她便能联合朱英,李园二人,里应外合,共同把持楚国朝政。

    待稳固楚国朝堂。

    黄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攻打秦国。

    以报将士死伤之仇。

    就在楚国暗流涌动之际,一条消息在楚国掀起了浪花。

    “混账小儿,如何敢的!”

    脸色苍白的楚王,猛的将手中的小报拍在桌子上,“秦国,一个以下克上,无君背德之国,也敢以诸夏自居?!”

    楚王猛得咳嗽。

    一旁的宦官连忙给楚王顺气。

    待气顺了少许,楚王挥手让宦官走开,而后环视百官,“尔等如何看?”

    有臣子道:“此乃秦借攻伐蛮夷之名,实则想要称帝之举。若不阻止,恐秦借此事,坐稳帝位。如此,我等诸国将陷入不利之地也。而且···。”

    臣子看向楚王桌子上的小报,“若是这东西在楚国流通,恐民间会被秦国言语所制,有慕秦之心。”

    “传寡人之令,严禁小报在国内流通,凡售卖此物者,皆斩!”

    小报这东西。

    只要不是蠢人,都能看出它的作用。

    并且,秦国也没有掩饰。

    就差赤裸裸的将狼子野心,写在小报上。

    “大王。”黄歇站了出来,“臣以为,堵不如疏。众人皆有好奇之心,再者秦国有意将伐蛮夷的消息,通传于诸国。再如何严防死守,终归会有露出破绽的一天。”

    楚王看向黄歇,无悲无喜,“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此物,臣觉得颇为有用。我等应同样实施,以此法,对秦百姓宣扬楚国富饶。必能让秦百姓对楚心生向往,从而背离秦国,转而投楚。”

    楚王想了想,眼神不由的看向小报,“可这小报的材质,貌似不是锦布。而且听说其价格极其的低廉。在各国的售价仅需三钱。如果楚国也想要使用小报来回击秦国,该用何制作小报?竹简,锦布?寡人虽不明商,但也知晓如此做,只会拖垮楚国。”

    关于小报的讯息,黄歇有过调查。

    她开口说道:“听闻这小报使用的是,墨家圣贤相里勤所制的墨纸。”

    “墨家?”

    百官听到这名字,一阵皱眉。

    楚国也有墨者。

    被人称之为邓陵氏之墨。

    与相里勤之墨不同的是,邓陵氏之墨传承的是墨者武艺。

    邓陵氏家主,更是被冠以剑圣的名头。

    邓陵氏传承,讲究的是行侠仗义。

    常常肆意残杀当地官员与豪门富商。

    行为等同于反贼。

    楚国百官对这批人,深恶痛绝。

    连带着也厌恶墨家。

    “你的意思是,让我们招安墨者,从而制作出这种墨纸?”有名官员站了出来,询问道。

    “不可。”又有名官员站了出来,对楚王道:“墨家乃是无法狂徒,时常当街行凶杀人,百姓皆痛恨这些歹徒。若是招安墨者,怕是会惹百姓不满。从而动荡楚国之基业!”

    官员口中,所谓的百姓是指地主豪绅。

    至于那些食不果腹的民众,不过是地主们拥有的牲畜。

    压根就不是人。

    而这些地主豪绅,往往因残害百姓,而被邓陵氏墨者暗杀。

    两者之间早已积怨已久。

    如果楚王想要招揽这些邓陵氏之墨。

    不说邓陵氏愿不愿意。

    这些地主豪绅肯定是不愿意的。

    楚国本质上就是被各大世家与地主豪绅控制的国家。

    也就是资本控制着一切。

    楚王就算想要招揽墨者,也没有任何办法。

    对于楚国的情况,楚王自然心知肚明。

    她没有接黄歇招揽墨者的话。

    而是转移话题道:“现在最关键的并不是那些墨者,而是该如何应对秦国对于百姓之间的影响力。”

    “臣以为,可在秦国与蛮夷交战时,与魏国结盟,共伐秦。只要秦国战败,必遭反噬。”

    “不可。”黄歇连忙开口,“大王,秦伐蛮夷,可谓顺应民意,占据大义。若我等在此刻攻打秦国,必遭天下人唾弃。不仅如此,秦国完全可以将讨伐失利一事,归咎于我等。如此,我等便是罪人。在民之口中,不利也。”

    “难道要让秦国,行号帝之举?”

    “不如……不如我等想办法资助大,小月氏?”

    楚王眼神一亮,暗淡惨白的脸色有了丝神采,“此计妙哉。”

    只用花一些钱,不仅能让秦国丢失颜面,还能让秦国损失战斗力。

    “传寡人旨意,令人前往魏国,与魏王增一同商议援助大,小月氏之事。”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